GJB 6458.30-2008 火箭炮试验方法 第30部分:可靠性试验
ID: |
AC61A1719A5C4382908EC286B4376659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28 |
页数: |
6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7-14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,FL 1420 GJB 6458. 30-2008,火箭炮试验方法,第30部分:可靠性试验,Test method of rocket launcher一,Part 30: Reliability test,2008—03T7 发布2008-10-01 实施,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,GJB 6458. 30-2008,前 言,GJB 6458《火箭炮试验方法》分为37个部分,具体结构参见本标准第1部分的附录A,本部分为GJB 6458的第30部分,本部分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提出,本部分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,本部分起草单位:国营第五一三七厂,本部分主要起草人:郑朝阳、周国栋、王玮、戴开明,136,GJB 6458. 30-2008,火箭炮试验方法,第30部分:可靠性试验,1范围,本部分规定了火箭炮可靠性试验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,本部分适用于火箭炮的可靠性试验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随后所有的,修改单(不包含勘误的内容)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,然而,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,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,GJB 899-1990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,3试验条件,3. 1被试品技术状态,被试品技术状态应符合下列要求:,a)被试品一般为火箭炮,单体(如火控系统、随动系统等)也可作为被试品;,b)被试品应符合规定的技术状态;,c)被试品的数量一般应不少于两个;,d)单体的技术状态应模拟其在火箭炮上的实际工作状态,3.2环境试验应力条件,3. 2.1温度应力,3. 2.1.1常温试验,火箭炮的常温试验,在靶场设计定型试验及可靠性专项试验时进行。时间分配为60%左右,3. 2. 1.2低温试验,火箭炮的低温试验,与寒区部队试验结合进行,温度为寒区自然温度。时间分配为20%左右,3. 2. 1.3 局温试验,火箭炮的高温试验,与热区部队试验结合进行,温度为热区自然温度。时间分配为20%左右,3. 2.2振动和冲击应力,火箭炮的振动和冲击应力试验,与设计定型试验以及寒、热区部队试验等结合进行,也可采用试验,台进行试验,4试验方法,4.1 试验规则,火箭炮或单体的试验规则:,a)在可靠性试验中,单台火箭炮(单体)的累积试验时间分别不少于其平均试验时间的1/2;,b)试验中不应进行规定以外的预防性维修,包括调整;,c)允许采用数据积累方法进行可靠性评估,4.2 试验方案,火箭炮可靠性试验一般选用定时截尾试验方案中的标准型方案(见GJB 899-1990中表A3),其优,137,GJB 6458. 30-2008,先选择的顺序如下:,a)方案17, a=£=20%, d=3,试验时间4.3&,允许故障数不大于2;,b)方案14, a=£=20%, d=2,试验时间7.8&,允许故障数不大于5,其他方案可根据情况,从GJB 899-1990中附录A选择,示例:,某型火箭炮平均致命性故障间隔时间(MTBCF)不小于200h,其完成任务剖面中规定的一次作战任务所需时间为,lh,需要进行调炮工作两次。若折算为调炮工作次数,则该型火箭炮平均致命性故障间隔时间(MTBCF)的最低可接受值,为仇=2X200=400次。若按方案17,则该型火箭炮的统计试验方案参数为:,a=Q=20%, d=3,试验时间为4.3仇=1720次,允许责任致命性故障数r不大于2,由此可以看出,当调炮工作次数达到1720次,试验中出现的责任致命性故障数不大于2时,判决,该型火箭炮的可靠性指标合格;若出现的责任致命性故障数为三个或更多时,判决不合格,4.3 可靠性参数评估,定时截尾试验方案可靠性参数评估方法为:,a)平均致命性故障间隔时间(MTBCF)的观测值(点估计值)按公式(1)计算,d =T/r,式中:,0——MTBCF的点估计值;,T——火箭炮的总试验时间;,r——责任致命性故障数,b)平均致命性故障间隔时间(MTBCF)的验证区间,采用置信度C= (1-2夕)X 100%,则置信度为C的火箭炮的MTBCF的置信区间为:,(比,出),(置信度C),其中:%,电分别按公式(2)、公式⑶计算,4=仇(。',rt)x0 =,光=&(C', r)x0 =,式中:,%——置信下限;,%(C',r)——置信下限系数;,C,——单边置信限的置信度,c,= (l+C)/2, C——置信度;,r——责任致命性故障数;,0——MTBCF的点估计值;,旌⑴——自由度为i的42—分布的y上侧分位点;,0\j —置信上限;,光(C,,)——置信上限系数;,4.4 故障,4.4.1 分类,4. 4.1.1按其质量起因和责任归属,按其质量起因和责任归属可分为:,a)责任故障;,b)非责任故障,138,GJB 6458. 30-2008,4. 4. 1.2按其对任务成功的危害程度,按其对任务成功的危害程度可分为:,a)致命性故障;,b)非致命性故障,4. 4.2故障的判定,4. 4. 2.1责任故障,责任故障的判定包括:,a)由于设计缺陷或制造工艺不良而造成的故障;,b)由于元器件潜在缺陷致使元器件失效而造成的故障;,c)间歇故障;,d)无法证实的异常情况,4. 4. 2. 2非责任故障的判定,非责任故障的判定包括:,a)误操作引起的产品故障;,b)测试设备引起的产品故障;,c)试验装置引起的产品故障;,d)超出火箭炮工作极限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引起的故障,4. 4. 2. 3致命性故障的判……
……